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花松果菊育苗与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种子处理、育苗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紫花松果菊的育苗与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Raising and Cultivation of Echinacea purpu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18-2018《紫花松果菊育苗与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紫花松果菊的育苗和栽培过程,提高其种植水平。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品种选择的原则:“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品种。”这要求种植者在选种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所选品种能够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良好生长,并具备一定的抗逆性。
二、育苗技术
1. 播种时间:标准建议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春季或秋季。这两个时期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成长。
2. 基质准备:育苗基质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通常由腐殖土、珍珠岩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3. 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方式均匀播撒种子后覆土约0.5厘米厚,然后轻轻压实并浇透水。
三、田间管理
1. 定植密度:定植时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之间,株距为30-4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空间生长而不互相遮挡阳光。
2. 施肥浇水:生长期需要定期施肥补充营养,同时注意适量浇水避免积水造成根部腐烂。特别是在开花前期要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促进花芽分化。
3. 病虫害防治:及时观察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可使用生物农药或其他环保型药剂减少化学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四、采收加工
当花朵完全开放时即可开始采收,采摘时保留部分茎叶以便后续繁殖使用。采收后的鲜花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晾晒等步骤以延长保存期限。
以上内容是对DB34/T 3218-2018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可以帮助到从事紫花松果菊种植的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