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杆观赏桃苗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杆观赏桃苗木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all Ornamental Peach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515-2019高杆观赏桃苗木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杆观赏桃苗木的生产流程,提高苗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高杆观赏桃苗木的生产,明确了高杆观赏桃苗木的定义为“通过特定栽培技术培育出的具有明显主干和树冠的观赏桃树种苗”。这一定义有助于区分普通桃树苗,强调了高杆观赏桃苗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特殊用途。
二、圃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在6.0-7.5之间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5%,并且要提前一年深耕翻土,施足基肥。这表明良好的土壤条件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基础,而提前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三、品种选择
规定了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作为母本。具体品种需符合GB/T 15776的要求。这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筛选优质品种,确保苗木的遗传特性和后续表现。
四、育苗方法
推荐采用嫁接繁殖方式,并对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做出了明确规定。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实生苗;接穗则要求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度10-15厘米,芽饱满。同时强调嫁接后要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保持接穗生长优势。
五、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施肥、修剪整形等方面。水分管理上,幼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溉。施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在春季萌芽前追施氮肥促进新梢生长,秋季结合深翻埋施有机肥增强越冬能力。修剪整形方面,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修剪,去除枯死枝、病弱枝,调整树形,培养良好的冠型。
六、病虫害防治
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巡查圃地,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可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必须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苗木质量安全。
七、苗木出圃
规定了苗木出圃前的各项检查内容,包括株高、地径、分枝数等指标是否达标,以及是否有机械损伤或病虫害等问题。只有达到相应规格和技术要求的苗木才能出圃销售。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育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细节,以便追溯和管理。
八、运输与贮存
明确了苗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风、防晒、防冻等保护措施,避免造成机械伤害或生理损伤。短期贮存时应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堆放,长期贮存还需采取适当的保湿措施。
以上是对DB32/T 3515-2019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从事高杆观赏桃苗木生产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