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规范及部署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E-Government External Network - Part 5: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for Securit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M9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514.5-2019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规范 第5部分: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技术要求与接口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对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接口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章节中明确规定了“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的概念。该平台旨在实现对电子政务外网中各类安全设备、系统及服务的集中监控、统一管理和联动响应。这表明平台不仅仅是单一功能的工具,而是集成了多种安全管理能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全面覆盖从网络边界防护到内部数据流转全过程的安全需求。
其次,“总体架构”部分指出平台应采用分层设计模式,包括感知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现层四个层次。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各类安全事件信息;数据层用于存储处理这些信息;业务逻辑层则根据预设规则执行分析判断并触发相应动作;最后通过表现层向用户展示结果或提供操作界面。这种分层结构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便利性,还增强了整体架构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可能新增的功能模块。
再者,在“功能要求”中强调了平台需具备威胁检测与预警、日志审计追踪、访问控制策略制定等核心功能。特别是威胁检测方面,要求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管理员采取措施防止潜在攻击发生。此外,对于日志记录也有严格规定,所有操作均须完整保存至少六个月以上以便事后追溯核查。
另外,“性能指标”部分给出了关于响应时间、并发连接数等方面的量化标准。例如,当接收到告警信号后系统应在三秒内完成初步处理并向相关责任人发送通知邮件;同时支持同时在线人数不少于五百人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不出现卡顿现象。这样的硬性规定确保了即使在高负载情况下也能保证服务质量不受影响。
最后,“接口规范”明确了与其他外部系统的互联互通准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访问协议、消息队列通信格式等内容。这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硬件设施或者软件应用程序都能够顺利接入平台形成统一管理体系,从而避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的信息孤岛现象。
综上所述,《DB32/T 3514.5-2019》通过对上述各个方面做出细致规定为构建高效可靠的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它不仅是当前电子政务领域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南针,也为后续相关标准修订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