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门冬绿色栽培的产地环境要求、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门冬的绿色栽培和生产。
Title: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YNZYC 0119-2024绿色药材天门冬栽培技术规程》中关于“土壤准备”这一关键条文为例,对比新旧版本的差异,并详细解读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假设编号为TYNZYC 0119-2018)中,土壤准备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即可。然而,在新版标准中,对土壤准备提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要求种植区域的土壤pH值应控制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3%,并且需确保土壤无重金属污染和病虫害残留。
这种变化反映了现代农业生产对于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更高追求。为了满足这些新要求,种植者在进行土壤准备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检测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土壤测试工具或者送样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如果发现pH值偏低,可以通过施加石灰来调整;若有机质含量不足,则可增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堆肥。
其次,实施土壤消毒处理。对于可能存在病虫害隐患的土地,建议采用太阳能消毒法或化学药剂消毒法。太阳能消毒法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利用太阳光热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卵;化学药剂消毒法则需谨慎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施用,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还需进行深耕翻土作业,深度一般为30-40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通气性和保水性,为天门冬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通过以上方法,种植者能够更好地遵循新版标准中的土壤准备要求,从而提高天门冬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