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选址与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通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其他相关设施的设计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的设计。
Title: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Monitoring Center of Civil Air Defen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是江苏省针对人防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总则
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的设计工作。其目的是确保此类设施具备高效、可靠的功能,以应对核生化威胁。
基本规定
在基本规定部分,强调了人防核生化监测中心应满足平战结合的原则,在平时可作为常规监测用途,战时迅速转换为专业核生化监测功能。此外,还要求设计时充分考虑安全性、防护性和可持续性。
防护等级与分区
根据防护需求的不同,将监测中心划分为不同防护级别区域,并对每个级别的防护措施做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于高风险区,需要设置多重气密门、高效过滤器等设备来保证内部环境的安全性。
系统配置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类系统的配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等。每种系统都需按照高标准进行设计安装,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作。
设备选型
对于关键设备的选择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如监测仪器必须具备高精度、快速响应等特点;通信设备则需保证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鼓励采用节能环保型产品,减少运行成本。
施工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不得擅自更改任何技术参数或降低材料质量标准。项目完成后还需经过全面检测才能投入使用,确保所有设施均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是对《DB32/T 3434—2018 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工程设计规范》中部分内容的深度解析。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我省人民防空核生化监测中心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