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发酵床养猪中垫料的调制与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发酵床技术进行养猪的养殖场或农户。
Title:Regulations for Fermented Bed Pig Farming: Bedding Preparation 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448—2018《发酵床养猪垫料调制与管理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垫料的调制和日常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垫料原料选择
标准指出,发酵床使用的垫料应选用无毒、无害且来源广泛的材料,如锯末、稻壳、秸秆等。这些材料需经过筛选处理,确保无明显杂质和病原体。特别强调了稻壳作为首选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2. 垫料含水量控制
调制好的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0%-60%之间。过高会导致厌氧环境形成,增加有害气体排放;过低则影响微生物活性。调制时可通过手握法检测:湿润但不滴水为适宜状态。
3. 微生物菌种添加
标准推荐使用复合型发酵菌剂,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多种有益菌群。每吨垫料建议添加1kg左右的菌剂,并充分搅拌均匀。同时要求定期补充新菌剂以维持发酵系统的活力。
4. 垫层厚度及翻动频率
垫层厚度宜保持在50-70厘米范围内,过厚会影响氧气渗透而造成局部厌氧;过薄则难以承受猪只活动带来的压力。一般情况下每周至少翻动一次,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更需加强通风换气操作。
5. 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
对于排泄物应及时覆盖新鲜垫料并翻入深层发酵,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表面引发臭味问题。此外还鼓励将部分成熟后的垫料作为有机肥资源化再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资源循环。
6. 环境监测与应急措施
定期检查舍内温度湿度变化情况以及pH值水平,一旦发现异常(如局部发霉或酸度过高)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配方比例或更换部分旧垫料。此外还需做好防虫防鼠工作,防止害虫破坏整个系统结构。
以上内容基于DB32/T 3448—2018核心要点进行了提炼分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养殖规模灵活调整具体参数设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