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自动控温冷水池育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要求、操作步骤、结果判定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育性鉴定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rtility Identification of Photothermal Sensitive Male Sterile Rice Lines Using Automatic Temperature-controlled Cold Water Po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91-2018是一项关于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自动控温冷水池育性鉴定的技术规程。这项标准主要适用于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水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育性鉴定工作。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中明确了试验条件的重要性。规定了冷水池的水温应控制在18℃至22℃之间,这是基于该温度范围能够有效反映水稻在自然条件下可能遇到的低温胁迫情况。通过精确控制水温和时间,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水稻品种的耐寒性和育性表现。
其次,关于试验设计与实施,标准要求每个处理至少设置三次重复,并且每个重复的样本数量不得少于5株。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统计学上的有效性,减少偶然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再者,在观察记录方面,标准强调要全面细致地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变化、花粉量及活力等指标。这些信息对于判断水稻是否达到预期的育性状态至关重要。
此外,还特别指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并调整冷水池内的水质状况,确保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避免因水质问题影响实验结果。
最后,在数据分析阶段,建议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收集到的数据,以便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同时鼓励研究者根据实际需求探索新的评价指标和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鉴定流程。
总之,《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自动控温冷水池育性鉴定技术规程》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了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