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田杂草反枝苋对草甘膦抗性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原理、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农田杂草反枝苋对草甘膦抗性水平的检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tection of Glyphosate Resistance in Amaranthus retroflexus in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93-2018《农田杂草反枝苋对草甘膦抗性检测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农田杂草反枝苋对草甘膦抗性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原则、取样方法、试验设计、抗性水平评价方法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取样方法:在田间随机选取至少5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每个地块内随机采集不少于30株反枝苋植株样本。这一要求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避免因局部环境差异导致结果偏差。
6.1 试验设计:设置至少3个不同浓度梯度的草甘膦处理组,包括推荐使用浓度、两倍推荐使用浓度以及四倍推荐使用浓度。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这样的设计能够全面评估反枝苋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反应情况。
7.2 抗性水平评价:根据处理后植株存活率计算抗性指数(RI),当RI≥2时判定为高抗;1.5≤RI<2为中抗;RI<1.5则认为敏感。此标准提供了明确的判断依据,便于操作人员准确评估抗性程度。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明确了反枝苋的形态特征及识别方法,有助于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确认目标植物种类,防止误采其他相似植物影响检测结果。
附录B(资料性附录)提供了详细的田间调查表格式例,方便记录每次检测的具体信息,有利于后续数据分析与追溯。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部分,对于从事农业植保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规范了检测流程,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