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花苜蓿半干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收获与处理、青贮制作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紫花苜蓿半干青贮饲料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mi-dry Silage of Purple Clover (DB34T 3289-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89-2018《紫花苜蓿半干青贮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紫花苜蓿半干青贮的技术流程,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期确定
标准指出,紫花苜蓿的最佳采收时期为开花初期至盛花期之间。这一阶段的植物既保证了较高的营养价值,又有利于水分含量的控制,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过早采收会导致营养成分较低,而过晚则可能增加水分含量,影响青贮效果。
植株含水量控制
在半干青贮过程中,植株的含水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标准建议将采收后的紫花苜蓿自然晾晒至含水量达到45%~55%,这样既能有效抑制腐败菌生长,又能保持足够的活性乳酸菌数量,促进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青贮设施准备
为了确保青贮质量,标准强调了对青贮窖或袋等存储设备的要求。这些设施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并且在使用前需要彻底清洗消毒,避免杂菌污染。同时,还应注意检查是否有裂缝或者渗漏现象,必要时进行修补。
装填与压实
装填时应当分层操作,并且每层都要充分压实以排除空气。具体做法包括使用履带式压路机或者人工踩踏等方式来实现。这样做可以减少氧气残留量,创造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和发酵作用的发生。
封闭与管理
完成装填后立即封闭所有开口处,并在整个储存期间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泄漏情况。如果发现有破损应该及时修复,防止外界氧气进入导致品质下降。此外还需注意控制温度变化幅度,过高会加速微生物活动而产生过多热量;过低则会影响酶促反应速度。
以上就是关于DB34/T 3289-2018《紫花苜蓿半干青贮技术规程》中几个核心内容的解析。遵循此标准能够帮助生产者获得高质量的紫花苜蓿青贮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