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子制种的产地环境、亲本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授粉、采收与种子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茄子杂交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ggplant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茄子制种技术规程》(DB34/T 1605-2018)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茄子良种繁育。以下为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指出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且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品种。这要求种子生产者在选种时不仅要考虑产量和品质,还要注重品种的抗逆性,以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能稳定表现。
关于隔离措施:规定自然条件下的空间隔离距离不少于1000米。这是为了防止异花授粉导致品种混杂退化。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风向等因素综合考量,必要时可设置屏障增加隔离效果。
关于播种育苗:推荐采用穴盘育苗方式,基质要求疏松透气保水良好。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与消毒处理,播种后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适时炼苗有助于提高幼苗素质,为后续移栽打下基础。
关于田间管理:强调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株行距。生长期要勤除草、及时灌溉排涝,并定期追肥补充营养。同时注意观察植株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关于采收留种:当果实充分成熟后分批采摘,避免机械损伤。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健康果实作为种果,经过晾晒脱粒后妥善保存。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防止二次污染影响种子质量。
以上内容涵盖了茄子制种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执行能够有效提升种子纯度和繁殖能力,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