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亲鳖培育的环境要求、亲鳖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中华鳖亲鳖的培育及其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oft-shelled Turtle (Pelodiscus sinensis) Broodstock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华鳖亲鳖培育技术操作规程(DB34/T 1209-2018)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中华鳖亲鳖的培育过程。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水质管理
原文: \"水源应清洁无污染,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以上,溶解氧不低于5mg/L。\"
解读: 这一条款强调了水质对中华鳖健康的重要性。透明度达到30cm意味着水质较为清澈,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水中微生物活动。溶解氧是衡量水体是否适合生物生存的关键指标,中华鳖作为水生动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5.3 饲料投喂
原文: \"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10%,分早晚两次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
解读: 投喂量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中华鳖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早晚两次投喂符合其自然觅食习性,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高蛋白饲料可以满足中华鳖快速生长的需求,同时保证营养均衡。
6.2 环境调控
原文: \"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解读: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中华鳖生理状态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范围确保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适当的湿度则有助于防止皮肤干燥和疾病的发生。这些条件共同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中华鳖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指导了中华鳖亲鳖的培育工作,旨在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