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泥岩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采用泥岩作为填料的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及质量检验评定。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of Shale Subgrade in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64-2018《公路泥岩路基施工及质量检验评定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公路工程中泥岩路基的施工和质量检验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的泥岩路基施工与质量控制。对于其他等级公路或其他类型的特殊路基工程可参照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
1. 泥岩:一种由黏土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具有较高的塑性指数。
2. 路基压实度:指在规定条件下,路基材料被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
3. 最大干密度:通过击实试验确定的路基材料在最佳含水量下的最大干密度。
三、基本要求
1. 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察,查明泥岩层的分布情况、物理力学性质及地下水状况。
2. 施工单位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组织施工。
3. 所有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且需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施工工艺
1. 清理场地:清除表层植被、腐殖土等杂物,确保工作面整洁。
2. 分层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逐层铺摊泥岩料,每层厚度宜控制在20~30cm之间。
3. 振动碾压:选用适宜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作业,碾压速度一般为2~4km/h,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4. 接缝处理:相邻两段路基之间的纵向接缝应错开布置,避免形成薄弱环节。
五、质量检验评定
1.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测定压实度,每2000平方米取样不少于6点。
2. 平整度检查:利用水准仪测量横断面上任意两点间的高差,允许偏差值不大于15mm。
3. 强度测试:通过承载板法评估路基的整体强度,其结果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规定。
六、安全环保措施
1.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2. 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及时排除积水,保证施工安全。
3. 对产生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置,不得随意倾倒。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阐述,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的特点加以调整和完善。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DB34/T 3264-2018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