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油炼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实施步骤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石油炼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Title:Implement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Safety Risk Grading Control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in Petroleum Refining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8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043-2019石油炼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石油炼制企业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按照风险的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其中,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企业需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差异化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步骤
标准规定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首先由企业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和频次;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要立即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完成后要进行效果评估,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三、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标准推荐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作为主要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以及后果严重程度三个因素的乘积来确定风险值。此外,还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技术。
四、信息平台建设的规定
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标准要求石油炼制企业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当具备数据采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能够实现对企业内所有生产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及相关安全信息的全面覆盖。同时,还需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五、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标准强调,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这包括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活动,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根据法律法规变化和技术进步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