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原料选择、菌包制作工艺、灭菌处理、接种操作、培养管理、出耳管理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木耳菌包的工厂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 Production of Jade Ear Mushroom (Auricularia polytricha) Spawn Ba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94-2019玉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玉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菌种选择与培养:标准规定了菌种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并且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这一步骤对于保证玉木耳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因为优质的菌种能够提高发菌率,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培养基配制:标准强调了培养基配方的重要性,建议使用玉米芯、木屑等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氮源和矿物质。合理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玉木耳菌丝体的生长发育,从而提升最终产品的品质。
3. 菌袋制作:关于菌袋的选择,标准推荐使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菌袋,其厚度应在0.045mm至0.060mm之间。这种材质既经济实惠又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同时便于观察内部情况。
4. 发菌管理:在发菌阶段,需控制好温度(22℃~28℃)、湿度(70%~80%)以及通风条件。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检查菌袋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整体生产进度。
5. 出耳管理:当耳芽出现后,要适当降低温度并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子实体快速分化。在此期间还需要注意光照强度适中,不宜过强或过弱。
6. 收获与加工:当玉木耳长到一定大小时即可采收,一般情况下每隔7天左右收获一次。收获后的鲜品可以直接销售也可以进一步深加工成干品或其他形式的产品。
以上内容只是对DB22/T 2994-2019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各项参数指标。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