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应用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ubber Powder Modified Asphalt and its Mix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DB22/T 2980-2019)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橡胶粉改性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原材料要求
1. 橡胶粉的质量:规范要求橡胶粉应来源于废旧轮胎,且需经过筛选和处理以确保其粒径均匀、清洁无杂质。具体而言,橡胶粉的粒径应在0.315mm至2.36mm之间,并且含水量不得超过1%。
2. 沥青质量:用于制备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T 494的相关规定。对于重交通道路,建议使用A级或B级道路石油沥青。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
1. 生产工艺:规范指出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过程应包括预混阶段和剪切阶段。预混阶段是将橡胶粉与基质沥青初步混合,而剪切阶段则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一步使橡胶粉充分分散于沥青中。
2. 温度控制:生产过程中,剪切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170℃至190℃之间,以保证橡胶粉能够有效溶解并均匀分布。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1. 拌合温度:拌合时的温度应根据所使用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类型确定,通常为160℃至180℃。
2. 压实度:规范强调了压实的重要性,要求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得低于96%,以确保路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性能测试
1. 低温抗裂性能:通过低温弯曲试验评估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裂能力,确保其在寒冷地区的适用性。
2. 水稳定性:采用冻融劈裂试验检测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以防止因水分侵入导致的路面破坏。
结论
《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DB22/T 2980-2019)为橡胶粉改性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控制以及施工后的性能测试,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同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规范对于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