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要求、数据结构、成果内容及质量检查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调查县级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ounty-level Database for Investig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and Hou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83-2019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房屋调查工作的技术性标准。这项标准为县级单位开展相关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数据库建设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对于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数据库应具备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扩展性。这意味着在构建过程中,所有涉及的数据都必须全面覆盖需要调查的所有区域,并且确保各部分数据之间不存在矛盾或冲突。同时,考虑到未来可能新增的土地类型或其他信息需求,数据库的设计应当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适应变化。
地籍区与地籍子区划分
标准明确指出,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是进行土地权属管理和空间定位的基础单元。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区域的划分需遵循一定的规则,例如按照行政边界、自然地形等因素合理设置。此外,还强调了地籍区编号应唯一且连续,以便于后续的数据管理和查询工作。
房屋调查要素
关于房屋调查的具体内容,标准列出了多个必要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的位置、面积、层数、用途等基本信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每一栋建筑物都需要准确记录其产权状况,如所有权人姓名、证件号码等详细信息。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合法权益,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数据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最终成果的质量,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数据审核机制。一方面,要求采集人员严格按照既定流程执行任务,另一方面,则由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定期抽检样本,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另外,在整个项目周期内,还需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确保各方理解并遵守统一的标准。
安全保密措施
鉴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房屋相关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和社会稳定,因此在数据库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具体而言,除了物理层面的安全设施外,还需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限制未经授权者访问敏感资料。同时,定期更新加密算法和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综上所述,《DB22/T 2983-2019》是一部非常实用且细致的技术规范,它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的关键点。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士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