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害鼠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技术、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森林害鼠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Forest Pest Ro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27-2019森林害鼠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有效控制森林害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防治原则与目标
该标准明确指出,森林害鼠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调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害鼠种群密度的有效控制。具体目标包括:减少害鼠对林木的危害程度,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维护生态平衡。
二、监测预警体系构建
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害鼠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调查工作。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普查,并在春季繁殖期和秋季活动高峰期增加巡查频次。同时提出使用鼠夹法、粉迹法等多种方法交叉验证数据准确性,确保监测结果真实可靠。
三、综合防控措施
1. 生物防治:提倡利用天敌如猫头鹰、蛇类等自然捕食者来抑制害鼠数量增长。此外还鼓励种植驱鼠植物如薄荷、大蒜等作为辅助手段。
2. 物理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的捕鼠器械如电子捕鼠器、粘鼠板等工具捕捉害鼠个体。对于重点区域可以设置围栏或挖设陷阱阻止其进入特定范围。
3. 化学防治:当害鼠密度超过阈值时可采用饵剂投放方式进行化学灭杀。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避免污染环境及非靶标生物受到影响。推荐选用抗凝血剂类药物如溴敌隆、氟鼠灵等长效杀鼠剂。
四、安全防护与管理
明确规定所有参与防治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后上岗作业。现场施药期间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等个人装备防止直接接触有毒物质。另外还需妥善保管剩余药品并做好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以保障公共健康与环境卫生。
五、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最后强调每个年度结束后应对整个防治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建议结合遥感影像资料长期跟踪观察区域内害鼠动态变化趋势从而不断优化调整策略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以上是对《DB22/T 2327-2019森林害鼠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内容的详细解析希望能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