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桃楸植苗造林的术语和定义、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准备、植苗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检查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胡桃楸的人工植苗造林。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uglans mandshurica Seedling Planting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05-2018胡桃楸植苗造林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胡桃楸苗木的培育与造林工作。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苗木选择:标准要求选用1-2年生的优质壮苗,苗高需达到40厘米以上,地径不低于0.5厘米,并且要求根系完整、无病虫害。这一规定确保了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 整地:强调在造林前要进行充分的整地,包括清除杂草、翻耕土壤等措施。具体要求为深度不低于30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3. 栽植密度:建议栽植密度为每公顷1670株至2220株之间。合理的密度既能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4. 抚育管理:包括定期除草、松土、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特别是对于幼林期,应加强水分管理和病虫害监控,确保幼苗健康成长。
5. 检查验收:造林完成后需及时开展检查验收工作,核实造林面积、成活率及保存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一般情况下,成活率不得低于85%,保存率不低于80%。
这些条款涵盖了从苗木准备到后期管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实现高效优质的胡桃楸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大幅度提升胡桃楸造林的效果,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