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然、半天然草地牛羊混合放牧的技术要求,包括放牧计划制定、放牧密度控制、轮牧制度实施、草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天然、半天然草地的牛羊混合放牧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xed Grazing of Cattle and Sheep on Natural and Semi-natural Grass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948-2018 天然、半天然草地牛羊混合放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天然和半天然草地上牛羊混合放牧的管理与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草地资源评估与规划
标准条文:4.1
> 应对天然或半天然草地的植被类型、覆盖度、生物量以及土壤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放牧计划。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在开始放牧之前必须对草地资源状况有清晰的认识。通过植被类型识别可以了解适合不同牲畜种类的生长环境;覆盖度和生物量则直接关系到草地承载能力,而土壤条件会影响牧草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合理的放牧计划应当基于这些数据,确保既满足牲畜需求又不损害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放牧季节划分
标准条文:5.1
>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全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放牧季节,并根据不同季节调整放牧强度。
解读:不同季节由于气温变化、降水分布等因素会导致草地生产力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在春季,新芽刚刚萌发,此时应采取轻度放牧以促进植物生长;夏季是草地最旺盛的时候,可适当增加放牧密度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啃食;秋季需为冬季储备足够的牧草资源;冬季则应减少放牧活动保护残存牧草。
牲畜群体配置
标准条文:6.2
> 在同一片草地上同时放牧牛群和羊群时,建议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常为1:3至1:5(牛:羊),并保持各年龄段牲畜均衡分布。
解读:这种配置方式考虑到了牛羊之间觅食习性的差异。牛倾向于吃较高大的牧草,而羊更偏好低矮植被甚至枯枝落叶,这样的组合能够有效利用草地资源,提高整体利用率。同时,合理安排幼龄、成年及老龄动物的比例有助于维持整个畜群结构稳定,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病害防控措施
标准条文:7.3
> 定期检查牲畜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治疗;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驱虫工作,并做好记录。
解读:良好的健康管理对于保障放牧成功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如寄生虫感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扩散。此外,持续性的驱虫不仅保护了个体健康,也维护了整个牧场的环境卫生。
以上只是对部分核心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22/T 2948-2018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