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畜牧业生态农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畜牧业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管理和绩效评估。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Parks in Animal Husband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61-2019《畜牧业生态农业园区评价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规范畜牧业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和评价提供了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畜牧业生态农业园区”的定义,即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合理规划与管理,实现养殖、种植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这一定义强调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规划布局
在规划布局方面,标准要求园区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合理安排生产区、生活区和生态保护区的位置。例如,生产区应当远离居民点,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生态保护区则需要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措施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指出,园区内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粪便堆肥、污水处理等设施。此外,还要求定期监测土壤、水质及空气质量,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标准提倡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如精准喂养、循环用水等方法来降低能耗。同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照明或风力发电设备,以减少碳排放量。
社会经济效益
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考量外,该标准同样重视社会经济效益。它建议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注意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以上是对DB11/T 1661-2019中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安全的农业生产体系,也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