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清香桂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清香桂绿化苗木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Greening Seedlings - Sweet Osmanth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907-2019绿化苗木 清香桂培育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清香桂苗木的培育过程,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清香桂是指以木樨属植物为母本,通过人工选育或自然变异形成的具有特殊香气的桂花品种。这一定义明确了清香桂的来源及其独特的特性,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繁殖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清香桂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其中扦插繁殖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而嫁接繁殖则适用于名贵品种的快速繁育。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中的要求执行,比如扦插基质的选择、扦插深度以及温度湿度控制等。
三、苗圃建设
苗圃选址需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确保排水良好且光照充足。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和病虫害防治体系。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建议施用有机肥改善土质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四、田间管理
包括定植后的日常护理工作如浇水施肥、修剪整形等。对于幼苗期的清香桂来说,合理的水肥管理至关重要。标准指出,在生长旺季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促进枝叶生长,而在开花前期则要注重磷钾肥的应用以利于花芽分化。此外,还应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
五、质量检验与出圃
当清香桂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进行质量检测并准备出圃。标准对苗木的高度、冠幅、根系发育情况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苗木才能被认定为合格产品出售或移栽使用。
六、档案记录
最后,标准还要求建立健全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从播种开始直至最终销售结束,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种源信息、栽培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变化等。这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也为今后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上就是关于《DB53/T 907-2019绿化苗木 清香桂培育技术规程》的一些关键点解析。希望可以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技术规范,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