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DB44T 2190-2019 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

    DB44T 2190-2019 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
    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环保
    21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0.7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河道淤泥经固化处置后作为工程用材料的再利用。
    Title:Quality Standard for River Sludge Solidification Treatment and Re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X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 封面预览

    DB44T 2190-2019 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
  • 拓展解读

    DB44/T 2190-2019《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要求》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河道淤泥固化后用于资源化利用的泥质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泥质基本要求

    根据标准中的第4.1条,河道淤泥在经过固化处理后,其基本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条件:含水率不超过40%,pH值应在6到9之间,且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特定限值。这些指标是确保固化后的淤泥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防止二次污染的基础。

    重金属限量

    标准第5章对重金属的限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如铅、镉、铬等元素的最大允许浓度。例如,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80mg/kg,镉为1mg/kg。这些限制是为了保障固化淤泥作为建筑材料或其他用途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污染物控制

    第6章强调了对于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包括多环芳烃、酚类化合物等。标准指出,这些物质的存在可能会降低固化淤泥的质量,并可能影响其后续使用。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手段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性能测试方法

    为了验证上述各项指标是否达标,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性能测试方法。比如,采用烘干法测定含水率;使用玻璃电极法测量pH值;以及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ICP-OES等仪器检测重金属含量。这些方法的选择和执行直接关系到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河道淤泥固化处置再利用泥质要求》不仅为河道淤泥的综合利用设定了科学合理的技术门槛,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遵循此标准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双赢的目标。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35T 1803-2018 井盖物联网技术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