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高粉煤灰掺量水工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超高粉煤灰掺量的水工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Ultra-high Fly Ash Content Hydraulic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247-2017《超高粉煤灰掺量水工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是一项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在水利工程中使用超高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原材料要求
第4.1条: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的要求,并且其细度、需水量比及烧失量等指标需满足设计文件中的具体规定。特别是对于Ⅰ级和Ⅱ级粉煤灰,其细度(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分别不应大于12%和30%,需水量比不大于105%。这些严格的规定是为了确保粉煤灰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配合比设计
第5.2条:当采用超高粉煤灰掺量时,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并且水胶比不宜超过0.45。此外,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最大掺量应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60%以内。这一限制主要是考虑到粉煤灰替代水泥后可能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施工与质量控制
第6.3条: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如坍落度、扩展度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其满足施工需求。同时,还应对硬化后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渗性以及抗冻融循环能力等方面的检测,以验证实际工程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安全环保措施
第7.1条:鉴于粉煤灰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成分,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在施工现场则需要妥善处理废弃混凝土及清洗设备产生的废水,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内容的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当然,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技术人员获取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