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干草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加工、质量要求和贮存运输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苜蓿干草的生产与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lfalfa Hay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954-2018《苜蓿干草生产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苜蓿干草生产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到收获加工等各个环节对苜蓿干草的生产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提高苜蓿干草的质量和产量。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苜蓿的生长适应能力,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保证苜蓿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健康状态。例如,推荐使用经过审定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如“甘农3号”等,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高的产草量和优良品质。
其次,在田间管理部分,灌溉与施肥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标准指出,应根据土壤类型和植株生长状况合理安排灌溉频率和水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确保充足的水分供应,以维持苜蓿正常生长所需。同时,施肥上强调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前期多施有机肥作为基肥,后期适量追加化肥,这样既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又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再者,关于收获时间的选择也极为讲究。标准建议当苜蓿进入开花盛期时开始收割最为适宜,此时植物体内营养成分积累达到高峰,有利于制作高质量的干草产品。另外,在刈割过程中要注意留茬高度,一般保持在5至10厘米之间,以便于下一次再生。
最后,在加工储存阶段,干燥处理至关重要。标准提倡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快速干燥,并且在堆放前必须彻底清除杂质,确保成品干草清洁无污染。此外,还特别提到长期保存时需注意防潮防霉措施,比如采用密封包装或者定期通风换气等方法来延长保质期。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苜蓿干草生产技术规范》从选种到最终产品的每一个步骤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遵循这一标准不仅能有效提高苜蓿干草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