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与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ed Sand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917-2018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机制砂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材料质量要求
4.1.1 机制砂应采用质地坚硬、清洁、无风化的母岩加工而成,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机制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不宜小于1.5。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机制砂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母岩对于确保机制砂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母岩的强度直接影响到机制砂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因此需要严格把控。
配合比设计
5.1.3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使用条件、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环境类别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满足耐久性要求。
解读:此条明确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强度需求,还要兼顾工程的具体使用环境,如气候条件、化学侵蚀等,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施工工艺
6.2.1 拌制机制砂混凝土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80秒,且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解读:搅拌时间和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均匀性。延长搅拌时间有助于确保骨料与水泥浆体充分混合,强制式搅拌机则能提供更强的搅拌力,保证拌合物的质量。
质量检验
7.1.2 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验应按GB/T 50081的规定进行,每100盘或不超过100m³同配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解读:此条规定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方法和频率。定期取样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安全环保
8.1.1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污染,保护环境。
解读: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行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条要求在机制砂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排放,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以上是对《DB62/T 2917-2018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条款的解读,这些内容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