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尾菜人工养殖黄粉虫的技术要求,包括养殖场地选择、养殖设施、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产品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以尾菜为原料进行黄粉虫人工养殖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Mealworms Using Leftover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919-2018《尾菜人工养殖黄粉虫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利用尾菜资源人工养殖黄粉虫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尾菜为原料,通过人工方式养殖黄粉虫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尾菜为主要饲料来源的黄粉虫养殖业。
2. 术语和定义:
- 尾菜:指在蔬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菜叶、根茎等。
- 黄粉虫:学名为Tenebrio molitor,是一种重要的昆虫蛋白资源。
3. 环境条件:
- 温度:适宜的养殖温度为20℃至3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粉虫的生长发育。
- 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病害发生。
4. 饲料配比:
- 尾菜应占总饲料量的60%-70%,其余部分可添加适量的谷物糠麸或其他辅料。
- 饲料需经过粉碎处理,并确保无霉变、无污染。
5. 饲养管理:
- 定期清理饲养容器内的残余食物及排泄物,保持环境卫生。
- 根据黄粉虫不同生长阶段调整喂食量与频率。
6. 疾病防控:
- 应注意观察黄粉虫是否有异常行为或外观变化,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隔离治疗。
-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优先于化学药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收获与储存:
- 当黄粉虫幼虫长至适宜大小时即可收获,通常在第4周左右开始采收。
- 收获后的黄粉虫需立即冷冻保存或者进行干燥加工处理,防止腐败变质。
以上内容基于DB62/T 2919-2018标准中的关键点进行了简要概述与深度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