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小麦花药培养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培养条件及鉴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春小麦的花药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ing Wheat Anther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986-2019春小麦花药培养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春小麦花药培养的技术流程,提高育种效率。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内春小麦品种的花药离体培养。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甘肃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小麦品种进行花药培养。
2. 术语和定义:
- 花药培养:指将小麦花药从植株上分离后,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的过程。
- 愈伤组织:由花药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无定形、高度分生能力的细胞团。
- 再生植株: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具有完整遗传信息的新个体。
3. 试验材料: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这一要求确保了试验的基础质量,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实验结果。
4. 培养基制备:培养基需按照配方准确配制,并在使用前高压灭菌处理。不同阶段使用的培养基成分有所不同,初期以诱导愈伤组织为主,后期则侧重于促进再生植株的形成。
5.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参数的具体设定。例如,一般情况下,培养温度保持在25℃左右,光照时间为每天12小时。这些条件直接影响着花药培养的成功率。
6. 操作步骤:从花药采集到愈伤组织形成再到再生植株生成,每一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指南。如花药采集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采集后立即放入预冷的培养基中,防止污染。
7. 管理措施:对于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病害防治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整个培养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8. 记录与分析:要求对每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全面记录,并定期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内容是对《DB62/T 2986-2019春小麦花药培养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