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精准扶贫农村“组组通”硬化路的建设要求、技术指标以及管理养护的具体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农村“组组通”硬化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后续的管理与养护工作。
Title: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s for Rural \"Group-to-Group Access\" Paved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283-2018《精准扶贫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规范》是贵州省为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脱贫攻坚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组组通”硬化路的概念,即在行政村内,连接自然村寨的硬化道路。这一定义明确了覆盖范围,强调了自然村寨间的连通性。
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沿线居民点分布情况。设计时要确保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特殊困难路段可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3.5米。同时,必须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以保障路基稳定。
材料与施工
材料选择上要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或沥青,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施工过程中需遵循分层摊铺压实的原则,确保每层厚度均匀且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基层处理,建议使用级配碎石作为基础材料,并做好养生工作。
验收标准
竣工验收时应对路基、路面、边坡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其中路面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10毫米,弯沉值需满足设计文件规定值。此外还需检测抗滑性能是否达标以及是否存在裂缝等问题。
养护管理
日常巡查频率至少每周一次,发现病害应及时维修。定期清扫路面保持清洁,冬季注意防滑措施。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维护情况以便追溯。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核心条款解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执行策略。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公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