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精准扶贫工作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审核审批要求及动态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开展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工作。
Title: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 Work Procedures for Rural Residents'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291-2018《精准扶贫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是贵州省针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审核、审批和动态管理等工作。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保了全省范围内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申请条件
标准规定了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条件,包括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当地农业户口,且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一条强调了保障对象的户籍要求及经济状况限制,有助于精准识别需要帮助的家庭。
审核程序
在审核程序上,标准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组织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家庭经济状况。同时,还应将审核结果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不少于7天。这一步骤确保了审核过程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动态管理
标准特别强调了对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实行定期复核制度。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或终止其享受待遇资格。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养懒汉”现象的发生,保证有限资源合理配置。
资金发放
关于资金发放,标准指出应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直接拨付至受助家庭账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这样可以避免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地到达受益者手中。
以上是对DB52/T 1291-2018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