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荒地李子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准备、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沙荒地李子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um Cultivation in Sandy Waste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17-2019《沙荒地李子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在沙荒地条件下种植李子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条文:5.1.1
内容: 李子园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沙荒地,土壤pH值应在6.0至8.0之间。
解读: 沙荒地通常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和较低的保水能力,因此需要确保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根系腐烂。适宜的土壤酸碱度能够促进养分的有效吸收。
栽植密度
条文:5.2.1
内容: 栽植密度一般为3m×4m或4m×5m,每公顷栽植株数约为555至833株。
解读: 合理的栽植密度可以保证每株果树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便于后期的管理和收获作业。不同品种可能需要调整具体的株行距。
土壤改良
条文:5.3.1
内容: 在栽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并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每公顷施用量不少于30吨。
解读: 深翻和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沙荒地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为李子树提供良好的生长基础。
水分管理
条文:5.4.1
内容: 定期灌溉,特别是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每次灌溉量应控制在20至30立方米/公顷。
解读: 灌溉对于沙荒地尤为重要,因为其保水性能差。适时适量的灌溉不仅能满足李子树的需水量,还能避免水资源浪费。
病虫害防治
条文:5.5.1
内容: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定期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
解读: 综合防治策略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提高李子的品质和产量。
这些条款构成了沙荒地李子栽培的基本框架,实践中还需结合具体环境条件灵活调整。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程,可以在沙荒地上成功栽培出优质的李子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