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蜇螅状体低温保种的术语和定义、设施与设备、保种程序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蜇螅状体的低温保种技术操作及管理。
Title:DB21/T 3137-2019 Standard for Low-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of Sea Jelly Polyp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137-2019《海蜇螅状体低温保种技术规范》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海蜇螅状体低温保种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保种设施应位于清洁无污染的区域,并且需要配备温度可控的冷藏设备。具体要求包括:
- 冷藏室温度需保持在0℃至4℃之间,以确保海蜇螅状体处于最佳保存状态。
- 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材料准备
对于用于保种的材料也有严格的规定:
- 必须使用新鲜且健康的海蜇螅状体作为种源。
- 所有接触海蜇螅状体的器具都需经过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
操作步骤
1. 采集与运输:在采集过程中要轻柔操作,减少物理损伤。运输时使用专用容器,并填充适量海水。
2. 清洗与筛选:将采集来的螅状体置于清洁海水中漂洗数次,去除杂质后挑选健康个体。
3. 接种:将筛选好的螅状体均匀分布于预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注意间距适中。
4. 冷藏保存:按照设定好的参数将接种后的样本放入冷藏室中进行长期保存。
定期检查
为保证保种效果,需定期对保种样品进行检查:
- 每隔一周观察一次,记录存活率及生长情况。
- 若发现异常现象(如死亡增多),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与档案管理
建立完整的记录制度非常重要:
- 包括但不限于采集时间地点、运输过程、清洗筛选细节等信息。
- 建立电子文档备份,便于日后查阅分析。
通过遵循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海蜇螅状体低温保种的成功率,促进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