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壤旱地深松作业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红壤旱地的深松作业质量控制与评估。
Title:Quality of Deep Loosening Operation for Upland Red Soil - DB36T 114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41-2019《红壤旱地深松作业质量》是一项针对江西省红壤地区旱地深松作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红壤旱地深松作业的基本要求、技术指标、作业质量评定等内容,旨在提高土壤耕作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本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深松作业应在适宜的土壤湿度条件下进行。一般而言,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之间。此外,作业前需要清除田间的残茬、石块等障碍物,确保作业机械能够正常运行。
技术指标
# 深松深度
深松深度是衡量深松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标准,红壤旱地深松的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具体来说,深松深度应在30至50厘米范围内,以适应不同作物的根系发育需求。深松深度不足会导致土壤通气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而过深则可能破坏土壤结构,增加能耗。
# 松土宽度
松土宽度是指深松作业后形成的松土带宽度。标准要求松土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深松深度的一半,即至少为15厘米。这样可以保证土壤疏松范围足够宽广,有利于水分渗透和养分分布均匀。
# 土块大小
土块大小直接影响到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标准规定,深松后的土块直径不应超过5厘米。过大的土块会阻碍空气流通,影响微生物活动,进而影响土壤肥力的提升。
作业质量评定
为了确保深松作业的质量,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检查和仪器检测两种方式。目测检查主要是观察土壤表面是否平整、松土层是否连续等;仪器检测则通过测量深松深度、松土宽度等参数来评估作业效果。评定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时,才能认定为合格作业。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深松机具,确保其工作部件锋利且调整到位;其次,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雨季或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深松作业;最后,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作业效率。
总之,《红壤旱地深松作业质量》标准为江西省红壤地区开展深松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