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运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的技术要求、方法、设备和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水运工程中预应力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Effective Stress of Prestressed Tension in Highway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36-2019《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公路和水运工程中预应力结构的张拉施工质量控制。以下是对规程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采用后张法施工的公路和水运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这表明规程主要针对后张法施工工艺,明确了适用对象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 术语与定义:
- 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指在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实际承受的张拉力扣除摩擦损失、锚具变形等影响后的应力值。
- 千斤顶校准周期:规程要求每6个月或使用超过200次后需对千斤顶进行校准。这是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设备老化导致的误差。
3. 检测方法:
- 千斤顶油压表读数法:通过千斤顶上的压力表读取油压值,并根据预应力筋直径及张拉长度计算出有效应力。此方法操作简便但需要精确掌握相关参数。
- 应变片测量法:利用安装于预应力筋上的应变片直接测量其应变变化,进而换算成应力值。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适合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4. 检测频率与数量:
- 每个构件至少检测一根预应力筋;
- 同一断面内抽检比例不得低于5%;
-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扩大检测范围直至查明原因。
5. 合格判定标准:
- 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5%;
- 若初次检测不合格,则需复检同一构件其他位置直至符合要求。
6. 注意事项:
-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油污影响千斤顶工作性能;
- 张拉前应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熟悉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 记录完整详细的检测过程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日期、天气状况、操作者姓名等信息。
以上内容涵盖了规程中的核心部分,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