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调查内容及防效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评价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Title:Pesticide - Field efficacy test criteria - Part 4: Fung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anthracnose in Camellia oleife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28.4-2019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中关于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系列标准之一,专门针对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的药效试验制定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试验设计与布局
标准要求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处理。每个小区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并确保小区之间有明显的隔离带以减少相互影响。这种设计能够有效控制土壤、光照等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油茶生长季节进行,通常选择在发病初期至中期为宜。试验地点需具有代表性,即当地常见且典型的油茶种植环境。此外,还应对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及降雨量等进行记录,这些因素可能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药剂的效果表现。
药剂选择与剂量
明确指出所选用的杀菌剂必须经过国家或地区相关部门登记注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具体使用的浓度,则需根据产品说明书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来确定合理的施用量范围。同时强调了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如保护性、治疗性和内吸性)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模式,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区分观察。
施药方法
规定了喷雾为主要施药方式,要求均匀覆盖植株表面直至滴水为止。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多轮次施药时要保持每次间隔时间一致,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实验偏差。另外,还提到可以适当调整喷头角度和压力大小来适应不同树冠结构的需求。
病情调查与评价指标
明确了病情指数作为主要评估标准,计算公式为:
\\[ I = \\frac{\\sum (X_i \\cdot P_i)}{N} \\times 100 \\]
其中 \\( X_i \\) 表示第 i 级病害程度对应的权值,\\( P_i \\) 代表该级别所占比例,N为总样本数。此外,还包括了有效率、防效等辅助指标用于综合判断药剂的实际应用价值。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强调了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重要性,推荐采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处理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形成的报告应当包含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以及结论建议等内容,并附上详细的原始观测记录表供查阅参考。
以上就是DB36/T 1128.4-2019标准中关于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的一些关键要点解析。通过遵循此标准开展科学严谨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提升防治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