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的编制要求、内容结构、信息记录及格式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的编制与管理。
Title:Compi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Testing Report in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095-2018《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编制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的编制要求。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活动及其检测报告的编制。这为相关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雷电防护装置”、“接地装置”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雷电防护装置”是指用于防止或减少闪电击中建(构)筑物或其他物体及其附近区域的损害,并将雷电流安全引入地下的系统装置组合。这些定义有助于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再者,关于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标准指出报告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等内容,并且要保持格式统一、内容完整。特别是报告中应包含检测日期、地点、检测依据以及检测结论等关键信息。这确保了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在检测项目方面,标准详细列举了多项具体检测内容。例如,对于接闪器,需检查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材料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引下线,则需要确认连接是否牢固、防腐处理是否到位等。每一项检测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指导,以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数据记录的重要性。检测过程中获取的所有原始数据都必须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并妥善保存。这些数据不仅是编制检测报告的基础,也是后续维护管理的重要参考。
最后,标准提出了对检测人员资质的要求。从事此类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并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资格。这样可以保证整个检测流程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检测质量。
总之,DB36/T 1095-2018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的编制工作,不仅涵盖了技术细节,也关注到了管理层面的需求,为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