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有机食品毛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有机食品毛豆的生产。
Title:Organic Food Soybea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520-2018《有机食品 毛豆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毛豆的有机种植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毛豆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市和工业区,周围不得有污染源。土壤、灌溉水及空气的质量均需符合GB/T 19630.4的要求。这意味着毛豆种植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受到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影响。此外,生产基地还需建立缓冲带或物理隔离措施以防止非有机作物的污染。
二、种子与种苗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至关重要。种子处理时禁止使用化学药剂浸泡,可采用温汤浸种等方式促进发芽。同时,要确保种子来源合法,优先选用经过认证的有机种子或种苗。
三、栽培管理
在整地施肥方面,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并根据生长阶段追加适量有机肥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得施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对于病虫害防治,则强调采取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黄板粘虫等手段为主,辅以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控。此外,还应注意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
四、收获与储藏
当豆荚饱满而未完全成熟时即可采收。收获后需及时冷却并进入低温仓库保存,温度控制在0℃至4℃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在整个储藏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公害操作规程,防止二次污染。
五、质量检测与追溯体系
所有产品都必须通过专业机构检验合格后才能上市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记录从播种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便于消费者查询真伪以及出现问题时迅速定位原因。
以上便是对DB36/T 520-2018《有机食品 毛豆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剖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保障毛豆品质优良,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