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在火灾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基本要求、预案制定、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及善后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各类养老机构的火灾应急处置工作。
Title: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 Procedures for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 Part 2: Fire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522.2-2018《养老机构安全应急处置规程 第2部分:火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养老机构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火灾预防措施
标准要求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例如,第3.1条规定:“养老机构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电气线路、燃气设备及疏散通道等部位。”这表明养老机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二、应急预案编制
第4.1条指出:“养老机构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这意味着每个养老机构都必须结合自身的建筑结构、人员构成等因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应急预案。同时,通过定期演练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和老年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报警与初期灭火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报警至关重要。依据第5.1条的规定,“一旦发现火情,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并通知单位负责人。”此外,对于能够控制的小范围起火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使用灭火器或其他消防器材尝试扑救。但需注意的是,任何行动都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或伤害。
四、疏散与救援
标准特别强调了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保护。第6.1条规定:“在火灾情况下,优先安排老人撤离至安全区域,必要时可采取背负等方式帮助行动不便者逃生。”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将老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还要求建立完善的疏散路线图,并保持畅通无阻。
五、事后处理与总结
火灾过后,养老机构还需做好善后工作。按照第7.1条的要求,“应及时清理现场,修复受损设施,并对此次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运营秩序,也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未来的应急机制。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安全应急处置规程 第2部分:火灾》为养老机构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方针,从预防到处置再到后续管理都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确保老年人在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