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的建设、施工与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for Rubber-Tired Tram Transit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551-2018《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的建设与验收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施工准备阶段
条文3.1.2: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并提交完整的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地下水位等信息。这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因为准确的地质信息可以帮助设计单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因地质条件不明导致的安全事故或工程质量问题。
道床施工
条文5.2.3:道床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振捣密实,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mm。振捣时间控制在10-20秒之间,以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模板间隙并排除气泡。这一规定旨在防止由于振捣不均造成的空洞现象,从而提高道床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轨道安装
条文6.1.4:轨道接头处需采用焊接连接方式,焊缝宽度不得超过2mm,且表面应光滑平整。同时要求相邻两根轨道之间的水平偏差不大于1mm,垂直方向上的偏差不大于2mm。这样的要求是为了保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减少因轨道不平顺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系统调试与验收
条文7.3.5:系统调试完成后,应对整个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供电系统、信号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特别注意检查各子系统间的协调配合情况,确保所有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此外,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还必须组织不少于三次的空载试运行测试,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2小时,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仅为部分条文的简要解读,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希望这些内容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