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榆木蠹蛾的监测、预防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榆木蠹蛾的防治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Pityogenes chalcograph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572-2018 榆木蠹蛾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榆木蠹蛾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榆木蠹蛾”的概念,即危害榆树等木材及其制品的一种害虫。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防治原则
标准指出防治榆木蠹蛾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采取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来控制虫害,还应注重环境管理,减少害虫滋生条件。
防治措施
# 物理防治
1. 诱捕器设置:规定了诱捕器的设置位置和高度,要求诱捕器需安装在离地面1.5米左右的高度,并且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诱芯。
2. 灯光诱杀:建议使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夜间开启以吸引并杀死成虫。
# 化学防治
1. 药剂选择: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氯氰菊酯乳油等作为主要药剂。
2. 喷洒方法:对于幼虫期,可采用树干涂白或喷雾的方式施药;而对于成虫,则可以通过地面喷洒或飞机超低容量喷雾等方式进行大面积处理。
# 生物防治
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某些种类的寄生蜂)来控制榆木蠹蛾的数量增长,同时鼓励种植抗病性强的植物品种以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监测与评估
要求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虫情调查记录表填写、数据统计分析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治策略。此外,还需对每次防治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以上就是对《DB64/T 1572-2018 榆木蠹蛾防治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说明。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