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港地区冬小麦精耕培肥抗逆节水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港地区冬小麦的高效、节水、抗逆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cision Cultivation and Fertilization of Winter Wheat with Drought Resistance and Water-saving in the Heilonggang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黑龙港地区冬小麦精耕培肥抗逆节水栽培技术规程》(DB13/T 2872-2018)是河北省针对黑龙港地区冬小麦生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结合黑龙港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水资源短缺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精耕细作、培肥地力、抗逆稳产和节约用水的综合栽培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港地区的冬小麦种植,包括衡水市、沧州市、邢台市和邯郸市的部分区域。这些地区具有典型的半干旱特征,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土壤多为盐碱化或沙化类型,因此需要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
术语定义:
- 黑龙港地区:指上述四个市的特定区域。
- 精耕细作:指通过深耕、深松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 培肥地力:指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生物菌剂等手段提升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逆性。
- 抗逆节水:指采取措施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同时提高作物对干旱、盐碱等逆境的适应能力。
二、播种前准备
1. 土壤处理
- 深耕深松:在秋季收获后进行深耕,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春季返青期进行深松作业,深度约为15-20厘米,改善土壤透气性。
- 平整土地:播种前要确保田面平整,避免高低不平导致灌溉不均。对于盐碱地,应先进行洗盐处理,降低表层土壤含盐量。
2. 种子处理
- 精选种子:选用抗寒性强、发芽率高的品种,如“石麦22”、“衡观35”等。播种前晒种2-3天,提高种子活力。
- 药剂拌种: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和病害的发生。推荐使用福美双+辛硫磷复配制剂。
三、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
- 冬小麦的最佳播期为日平均气温降至16℃左右时,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过早播种容易造成旺长,过晚则影响越冬安全。
2. 播种方式
- 推荐采用宽窄行播种模式,行距设置为20厘米或25厘米,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2-15公斤之间,确保基本苗数充足但不过密。
四、田间管理
1. 施肥
-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复合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5-8公斤。
- 追肥:拔节期追施一次氮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抽穗扬花期视植株长势决定是否追肥,避免后期贪青晚熟。
2. 灌溉
- 实行节水灌溉制度,提倡喷灌或滴灌技术。全生育期灌水3-4次即可,分别是出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每次灌水量控制在40-60立方米/亩,尽量避开大风天气。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 纹枯病:发病初期喷洒井冈霉素或多菌灵,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 赤霉病:开花期遇阴雨天气时及时喷洒氰烯菌酯或戊唑醇。
- 白粉病:在旗叶展开期使用三唑酮类药剂防治。
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 蚜虫:当百株蚜量超过500头时开始用药,可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
- 吸浆虫:蛹期撒毒土或熏蒸法灭虫。
六、收获
适时收获:当全田80%以上的麦穗变黄,籽粒水分降到13%以下时即可开始收割。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高度不超过15厘米,便于后续秸秆还田。
总结来说,《黑龙港地区冬小麦精耕培肥抗逆节水栽培技术规程》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旨在帮助农民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