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作冬小麦微垄覆膜侧播种植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旱作区冬小麦微垄覆膜侧播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cro-ridge Film Covering and Side-sowing of Rainfed Winter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38-2018《旱作冬小麦微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种植技术提高旱作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冬小麦种植。这些地区通常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土壤湿度较低,采用微垄覆膜侧播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分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二、术语和定义
1. 微垄:宽度小于50厘米的小型垄体。
2. 覆膜:在播种前将地膜覆盖于地面以保墒增温。
3. 侧播:种子沿垄的一侧播种而非正中位置。
三、播种前准备
1. 土壤处理: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无杂物,有利于根系扩展。
2. 施肥: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比例合理搭配。
3. 种子处理:选用抗旱性强、发芽率高的品种,播种前晒种1-2天,并用专用浸种剂处理,增强种子活力。
四、播种
1. 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2. 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机进行微垄覆膜侧播作业,垄宽控制在40-45厘米之间,覆膜宽度略大于垄宽。
3. 播种密度:每亩播种量为12-15公斤,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
4. 播种深度:种子入土深度以3-5厘米为宜,过深影响出苗。
五、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检查,发现缺苗现象立即补种。
2. 中耕除草:结合灌溉适时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防止病虫害发生。
3. 灌溉施肥:根据天气状况和植株长势适时适量灌溉,同时追施拔节肥和抽穗肥。
4. 防治病虫害: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措施。
六、收获
1. 收获时期:当小麦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即可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割倒、脱粒、清选等工序,减少损失率。
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环节的有效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旱作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