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预报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水产养殖病害的监测、分析、预警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quaculture Diseas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783-2018《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预报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指对养殖水域中病原生物、宿主生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监测,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病害发生趋势做出预测的过程。
解读:该定义明确了测报工作的核心内容,即通过多因素综合分析,掌握病害动态,提前预警,从而指导生产实践。
二、病害测报程序
1. 病害信息收集:包括病害种类、发病时间、发病面积、发病程度等信息。
解读:信息收集是测报工作的基础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记录体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病害种类要准确识别,发病时间需精确到日,发病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计量,发病程度则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三、病害测报方法
1. 现场调查法: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水体颜色、透明度、溶解氧等理化指标变化情况。
解读:现场调查能够直观反映养殖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例如,水体颜色变浑浊可能预示着水质恶化,溶解氧下降可能是病害发生的前兆。
四、病害测报结果发布
1. 测报结果应包括测报地点、测报时间、测报对象、测报结论等内容。
解读:明确的结果格式有助于信息传递,便于养殖户采取相应措施。测报地点具体到池塘编号或网箱位置,测报时间精确到日,测报对象明确病害类型,测报结论则简明扼要地概括当前状况和未来趋势。
五、病害防控建议
1. 根据测报结果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防控措施。
解读:防控建议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如对于细菌性疾病可推荐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于寄生虫病则建议采用杀虫剂处理,同时强调用药安全,防止药物残留超标。
六、档案管理
1. 建立完整的病害测报档案,包括原始记录、分析报告、测报结果等资料。
解读:档案管理是长期积累经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总结规律,提高测报准确性。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以便查阅历史数据,对比分析病害发生规律。
七、人员培训
1.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解读: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测报质量,因此必须重视队伍建设。培训内容涵盖病害识别、测报技术、数据分析等方面,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胜任岗位要求。
八、监督与考核
1. 对病害测报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解读:监督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工作规范化,考核指标包括数据准确性、信息发布时效性、防控效果评估等多个维度,促使各环节高效运转。
以上是对DB13/T 783-2018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同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