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毛毛丛自然卷曲数的测定方法,包括试样的选取、处理和测量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绵羊毛品质评价及相关研究。
Title:Determination of Natural Crimp Number of Raw Wool Fib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W4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558-2018《绵羊毛毛丛自然卷曲数的测定》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测定绵羊毛毛丛自然卷曲数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绵羊毛纤维毛丛自然卷曲数的测定。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测试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绵羊毛。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GB/T 6975《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和FZ/T 0105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检测》。这些引用文件为测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规范依据,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毛丛”和“自然卷曲数”进行了定义。毛丛是指从羊毛样品中取出的一束纤维,而自然卷曲数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观察到的毛丛单位长度内的卷曲数量。这两个定义是后续操作的基础,帮助理解测试的基本概念。
测试环境与设备
标准要求测试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下进行,并使用符合规定的显微镜和计数工具。这种严格的环境控制有助于减少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样品准备
样品应从待测羊毛中随机抽取,确保代表性。样品需经过适当的处理以去除杂质并保持其自然状态。正确的样品制备是获得准确测试结果的关键步骤。
测试步骤
1. 将毛丛固定在显微镜载玻片上,确保没有人为拉伸。
2. 在显微镜下观察毛丛,记录一定长度内的卷曲数量。
3. 计算每厘米或每英寸的卷曲数,并记录结果。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应以每厘米或每英寸的平均卷曲数表示,并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重复测试多次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实验室间比对
为了验证不同实验室间的测试一致性,建议定期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这有助于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提升整体测试水平。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5/T 1558-2018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测试流程,还强调了环境控制、设备校准以及样品处理的重要性,从而保障了测定结果的精确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