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东部玉米留高茬沟垄交替免耕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东部地区玉米生产的免耕种植技术。
Title:Eastern Corn High-stubble Trench-ridge Alternate No-til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564-2018《东部玉米留高茬沟垄交替免耕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农业种植的技术规范,主要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这项标准规定了在该地区采用留高茬沟垄交替免耕技术种植玉米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多个其他标准文件,如NY/T 1105、GB/T 21914等。这些引用文件为本标准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确保了技术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4 术语和定义
- 留高茬:指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保留一定高度的植株残体作为覆盖物。
- 沟垄交替:指田间耕作时,通过挖掘沟槽与形成垄台的方式交替进行土地整理。
- 免耕:指在不翻动土壤的情况下直接播种或移栽作物的一种耕作方式。
5 技术要求
# 5.1 前茬管理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清理田间残留物,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焚烧或粉碎处理。留高茬的高度建议控制在20cm至30cm之间,以保证土壤保湿效果同时避免病虫害滋生。
# 5.2 沟垄设置
沟垄宽度和深度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类型确定。一般情况下,沟宽约为40cm,深约20cm;垄宽则为60cm左右。沟垄方向应与主风向垂直,以便于排水和通风。
# 5.3 种子准备
选用适合本地环境且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种子播前需经过精选并进行发芽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播种量通常为每公顷6万至7.5万粒。
# 5.4 播种作业
播种机具的选择至关重要,应具备良好的开沟、覆土等功能。播种深度保持在4cm至6cm之间,行距设定为60cm至70cm。播种完成后应及时检查播种质量和深度均匀性。
# 5.5 施肥灌溉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原则,合理安排基肥施用量。追肥时注意分次施用,前期侧重氮磷钾平衡供应,后期适当增加钾肥比例。灌溉次数和水量依据降水情况灵活调整,但要防止积水导致根系缺氧。
# 5.6 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生物农药的应用等。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迅速采取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予以控制。
6 收获与储藏
收获期应根据玉米成熟度适时进行,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收获后的玉米棒应及时晾晒干燥,水分含量降至安全水平后入库保存。储藏期间要注意防潮、防鼠害等问题。
以上是对DB15/T 1564-2018中一些核心内容的详细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