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皮肤毛囊密度切片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试剂材料、样品制备、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绒山羊皮肤毛囊密度的测定。
Title:Test Method for Hair Follicle Density of Cashmere Goat Skin Se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W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528-2018《绒山羊皮肤毛囊密度切片测定法》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测定绒山羊皮肤毛囊密度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中毛囊密度的测定。明确了适用对象为绒山羊,这是进行后续实验和分析的基础。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些文件是本标准实施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GB/T 6682关于实验室用水的规定等,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术语和定义
对“毛囊密度”进行了明确界定,即单位面积内毛囊的数量。这一定义对于理解整个测定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意义。
原理
通过制作皮肤组织切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统计一定面积内的毛囊数量来计算毛囊密度。这种方法强调了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性以及精确计数的要求。
试剂与材料
列出了所需的各种化学试剂、染色剂以及显微镜等设备的具体要求。比如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用于增强组织结构对比度,从而更清晰地识别毛囊。
仪器设备
详细描述了所需仪器如冷冻切片机、光学显微镜等的技术参数及使用方法。这对于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样品采集与制备
规定了如何正确取样以及切片制备流程。样品需从特定部位获取,并按照严格步骤处理以避免影响最终结果。
测定步骤
具体说明了如何操作显微镜观察切片,并记录下每个视野中的毛囊数目。同时指出应选取多个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准确性。
结果计算
给出了具体的公式用于计算毛囊密度,即总毛囊数除以总的观察面积。这一步骤确保了所有数据能够被科学合理地转化成有意义的信息。
精度控制
提出了对于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要求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试所得值之间的差异不得超过允许范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误差来源。
以上便是对该标准中关键部分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