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楠(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苗木繁育、造林地选择与准备、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红楠的人工培育和种植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 Camphor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663-2018《红楠培育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红楠树种培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红楠的育苗、造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红楠林的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苗木培育
- 种子采集与处理:规程要求在每年9月至10月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种子。采集后的种子需经过晾晒、筛选等步骤确保其纯净度达到90%以上,并采用湿沙层积法进行催芽处理。
-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幼苗出土和生长。
2. 造林技术
- 整地方式:造林前应进行全面深翻整地,深度不低于30厘米,同时结合施用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
- 株行距设置:根据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株行距,一般为2米×3米或3米×4米,这样既能保证光照充足又能促进树木健康生长。
3. 抚育管理
- 水分管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 修剪整形:对于幼龄期的红楠树,适时修剪过密枝条和病弱枝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冠形并减少养分消耗。
4. 病虫害防控
- 规程特别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针对常见的炭疽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防治;而蚜虫则可通过释放天敌如瓢虫来控制数量。
5. 采伐更新
- 成熟林分通常在20年后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此时可按照计划逐步采伐老弱树种,并同步开展新植工作,实现持续经营。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红楠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此规程不仅适用于江西省内,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