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闽楠(Phoebe bournei)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苗木繁育、造林地选择与准备、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闽楠的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hoebe bournei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665-2018 闽楠培育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闽楠的育苗、造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出发,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育苗技术要点
1. 种子采集:规程规定种子应在每年9月至10月间采收,此时果实呈紫黑色且果皮稍软时为最佳。种子采集后需立即去除果肉,并用清水洗净晾干,然后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
2. 播种时间:春播时间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时间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水浸泡法或沙床催芽法。
3. 育苗方式:推荐采用营养袋育苗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苗木移植时的根系损伤。每袋装土量约为2/3,播种深度控制在1-2厘米之间。
二、造林技术要求
1. 造林地选择: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pH值宜保持在5.5-7.5之间。同时要求造林地具备一定的光照条件,避免过于阴暗的地方。
2. 整地规格: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50cm×40cm。整地完成后要施足基肥,一般每穴施有机肥2-3公斤。
3. 栽植密度:根据不同的经营目的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例如,用材林的株行距可设定为2m×3m,而经济林则可适当增大到3m×4m。
三、抚育管理措施
1. 中耕除草:造林后的第一年内至少进行两次中耕除草作业,之后每年视具体情况开展一次即可。操作时要注意不要伤及幼树根部。
2. 施肥灌溉:幼林期每年施肥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各一次。成林后可根据生长情况灵活调整施肥频率。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
3. 修枝整形:对于进入结果期的树木,适时修剪过密枝条和病弱枝条有助于提高产量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四、病虫害防控策略
1. 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定期清理林地内的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滋生环境。
2. 综合治理:当发生严重病虫害时,优先考虑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和生物制剂防治手段。化学药剂仅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3. 健康监测:建立长期跟踪记录制度,掌握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不同品种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36/T 665-2018》不仅涵盖了闽楠从育苗到成林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还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闽楠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