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藠头与一季稻复种连作模式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植规划、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育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采用藠头与一季稻复种连作模式的农业生产。
Title:High-yield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Allium Fistulosum and Single-season Rice Relay Cropping and Continuous Cropping Mo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074-2018标准规定了藠头与一季稻复种连作模式下高产高效生产的操作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合适的品种能够更好地抵抗病虫害,提高产量。
其次,关于种植密度,标准建议每亩种植藠头约15000株左右,而一季稻则根据具体品种确定适宜的株行距。合理的密植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作物生长。
再者,施肥管理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强调要施足基肥,追施分蘖肥和穗肥,并且在藠头收获后及时补充稻田肥料。科学的施肥策略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于藠头锈病等常见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最后,采收时间的选择同样影响着最终的产量与质量。标准建议当藠头叶片大部分枯黄时即可开始采收,而一季稻则需根据成熟度适时收割。正确的采收时机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还能为下一季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DB36/T 1074-2018标准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为藠头与一季稻复种连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