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猪精细化饲养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及记录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cision Breeding of Breeding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430-2018《种猪精细化饲养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控制
标准要求种猪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具体来说,温度应维持在18℃至22℃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到70%范围内。此外,舍内的氨气浓度不得超过20ppm,硫化氢浓度不超过10ppm。这些指标的设定是为了确保种猪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二、饲料与饮水
标准规定种猪的日粮配比需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例如,妊娠母猪的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不应低于15%,而哺乳母猪则需要更高的营养水平。同时,所有种猪都必须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且饮水器的设计要保证每头猪都能方便地获取水源。
三、健康管理
种猪场应当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包括定期消毒、疫苗接种以及疾病监测等措施。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个体,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此外,还强调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禁止滥用药物以防止抗药性问题的发生。
四、繁殖管理
在繁殖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配种计划。建议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受孕率,并且要注意观察母猪发情征兆,把握最佳交配时机。同时,还要做好仔猪出生后的护理工作,比如及时清理脐带、保温防寒等。
五、记录档案
最后,本标准非常重视数据记录工作。要求养殖场建立健全各类台账制度,如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等,以便于追溯管理和持续改进。
以上就是DB42/T 1430-2018《种猪精细化饲养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内容的具体解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升种猪养殖的整体水平,还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