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颡鱼增殖放流的苗种要求、放流场所选择、放流时间与数量、放流方法及后期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黄颡鱼增殖放流活动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seudobagrus fulvidraco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432-2018《黄颡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黄颡鱼增殖放流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放流前准备环节中,第5.1条指出需对放流苗种来源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苗种来自具备资质的繁育单位,并且亲本健康无病害。这一条强调了苗种质量的重要性,因为健康的亲本能够生产出体质健壮的子代,从而提高放流后的存活率。
第5.2条规定了放流苗种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具体包括体长不低于6厘米,体重不少于3克,体表光滑无伤痕,鳍条完整,鳞片紧密附着,游泳能力强等。这些指标是为了保证苗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关于放流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第6.1条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放流,这两个季节气候温和,适合鱼类生长发育。而第6.2条则要求选择水质良好、溶氧充足、饵料丰富且没有污染的水域作为放流地点,以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在放流方法上,第7.1条提倡采用滑道式放流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减少机械损伤并降低应激反应。同时,第7.2条提到每次放流的数量不宜过多,应根据水域承载力合理安排,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或生态失衡。
此外,第8.1条还特别强调了放流后的监测工作,要求定期观察放流区域内的种群动态变化情况,评估增殖效果。如果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确保放流活动取得预期成效。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